裝配式:決勝整裝的利器,拉升后市場的法寶
發布時間:2023-02-07 瀏覽次數:
事實上,未來裝修行業的發展,將會是這三個熱門賽道的有序整合,只有通過裝配式的手段交付具備智能化體驗的整裝,才能夠滿足全新消費趨勢下的裝修需求。
隨著裝配式裝修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的擴大,家居建材產品也需要轉變原有產品研發邏輯,配合工業化的裝修工藝,實現整個產業鏈條的迭代升級。
當裝配式裝修成為裝修行業的主流,勢必帶來整體產業規模的擴大,同時也會帶動整裝、裝修后市場的發展。
01
裝配式是打開整裝
規模化的金鑰匙
據“家頁智庫”預測,2022年整裝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年增長率高達20%,份額占整個家裝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一時有“無整裝不增長”的說法。
所謂“整裝”,就是包括軟裝、硬裝、定制家具、電器等在內的“完整家裝”,就像是房地產的樣板房交樓,“拎包入住”曾在房地產營銷中曇花一現,但是沒想到用在裝修行業卻大放異彩,粵語有句俗話叫“橋唔怕舊,最緊要受”,意思是方法不怕老套,最重要的是行得通。
熟悉百安居模式的朋友一定知道所謂“一站式”銷售背后的邏輯,百安居靚麗的銷售額其實都是來自同行,它并沒有給市場帶來增量,同樣,“整裝”注定是少數大企業的盛宴,用行業洗牌來形容可能更為貼切,沒有上車的企業,失去的恐怕不是發展機會而是生存空間。
哪怕是處在風口的“智能家居”行業,其背后的關鍵詞,同樣是“整合”。
12月15-16日舉行的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需。”
“整裝”只能算是家裝供給側的一次有效改革,還談不上結構性改革,因為“整裝”本身并不能擴大內需,真正能讓裝修行業脫胎換骨、擴大內需的只有裝配式。
所以不管是否可行,我們都不得不重新審視裝配式裝修目前存在的問題,因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何讓裝配式走向c端市場是全行業都在思考的問題,質感低、價格高、難以個性化定制等特點讓它只能長期滯留在B端,集體缺席這場“整裝”盛宴,錯失寶貴的市場化機會。
這不止影響裝修行業的工業化升級和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也讓步履蹣跚的裝修后市場難以再次振興。
02
工業化是后市場
崛起的必要條件
裝修后市場,簡而言之就是裝修企業的后續服務,指用戶入住房屋后產生的需求形成的市場,服務包括單品安裝、小件維修、家居保養、墻面刷新、局部升級、空間翻新或整體改造等。
前些年也有資本進入,風光過一陣子,但很快就歸于寂寥,原因眾說紛紜,歸根結底就是不規范,因為手工作業的傳統裝修方式,注定其裝修后市場不可能標準化和規范化。
汽車、手機后市場已經十分成熟,2021年底我國機動車的保有量近4億輛,汽車后市場之二的汽車用品和維修養護細分市場在2020年就已經突破2萬億規模。
我國現在有近17億部的手機保有量,手機殼、數據線、充電寶等手機配件市場超過5000億,手機貼膜市場超過2000億,手機回收,手機維修,二手機銷售,均有幾千億市場,整個手機后市場規模也過萬億。
2021年我國城鎮住宅存量約3.7億套,面積超過330億平方米,估算裝修后市場已經突破8千億規模,且這是在市場需求被現有供給端壓抑的情況下實現的,現有供給端業態包括五金店、物業維修、街邊游擊隊等,要知道2021年我國整體家裝市場規模也就2.9萬億的水平。
如果家用電器的更換也算裝修后市場的話,那么高度成熟的工業化電氣產品,就很好地佐證了只有工業化的裝配式裝修才能真正規范裝修后市場。
因為電器產品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是建立在工業化的快速安裝和拆卸基礎之上,就像汽車的更換部件。一個成熟的工業化裝配式裝修行業,必然衍生出同樣工業化的后市場。
一個工業化的裝修后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對一個家庭來說,幾年時間,嬰兒就會變成兒童、新娘也變成家庭主婦,家庭經濟條件會發生變化,外部環境包括時代也在進步,期間很多的家居部品(包括裝飾背景、家用電器等)都需要更新換代。
當然前提是部品要市場化運作,不斷有新品涌現去刺激消費。以早前流行的大規格巖板為例,如果能夠很方便地去更換背景墻,按一套5千元計算,2千萬套房子需要局部更新的話,就產生1千億的裝修后細分市場。
只要更換方便,全屋按功能區域劃分,每種部品就是一個細分市場,這樣整個裝修后市場就是一片嶄新的藍海,勢必激發各種建材部品企業的無窮創新活力,真正落實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印證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和長久之策。
其他的諸如易清潔、安防、氛圍營造等要求,都可以基于裝配式裝修工藝開發相應的系統和部品,只要平臺保持開源性,各種系統和部品的開發就可以交給市場,形成良性生態發展。這就像智能產品一樣,是真正的工業化轉型升級,造價雖然貴了,但體驗感也增強了,典型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創造了新的需求,而且,裝修后市場也因此解決了標準化問題。
03
裝配式將是裝修
供給側改革的突破
毫無疑問,裝配式就是裝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點,在整個裝修產業鏈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勢必影響行業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精裝修房不能快速銷售的情況下,對開發商來說,裝配式裝修可以很好地應付分批交樓問題;而對“整裝”來說,裝配式裝修將通過后市場徹底解決裝修容易“過時”的問題。
又比如對智能家居行業來說,裝配式裝修的裝拆便捷性,可以將智能單品的范圍擴展到各式建材部品,包括智能地磚、智能天花、智能墻板等。
我們以智能手機為參照,去嘗試描述裝配式裝修對智能家居的巨大影響。理解智能手機就是家居平臺,微信等APP就是家居部品,APP的運行需要手機的操作系統支持,同樣,各種的家居部品也需要家居平臺上的水、電、氣等家居系統支持。
智能手機、手機操作系統和手機APP,三方共同創建了一個涉及生活、工作、社交、娛樂、學習等多種功能的、可持續生態發展的智能移動終端;而建立在裝配式裝修基礎上的智能家居,其操作平臺就是家居現場,不同的家居部品就像手機上不同的APP,用戶買了某個部品就像是安裝了某個APP,淘汰就是卸載了。
用戶使用部品就像在手機上啟用APP,使用過程的相關數據同時留在了智能家居平臺和部品廠商的后臺系統上。
這對部品廠商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變革和機遇,因為部品將不再局限于家用電器,地板、天花、墻板等所有龍骨基建材都是部品,這將大大促進部品廠商參與開發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平臺商和系統商創造了新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所有購買某品牌智能馬桶的用戶,也可以像微信群一樣進行交流分享,這無疑又是一場消費變革。這與目前智能家居由IT企業主導,事先策劃好各種智能場景的開發模式不同,畢竟家居只是提供舒適生活環境而不是提供理想生活方式。
新的消費趨勢對家居裝修提出新的要求,無論是在設計還是材料方面,沒有裝配式裝修參與的“整裝”和裝修后市場都會暴露出其結構性缺陷,就是無法適時、方便地作出局部改造。
游戲規則已然改變,企業不但自身要足夠優秀,還不能站錯隊。